发布时间:2014年6月15日 来源:www.guangzhoubaoan.com 点击次数:3195 次 返回列表
现场急救的主要任务是,维持伤员的生命,稳定伤情,防止继发性损伤并应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。非必要时不可任意移动伤员,尽量和旁人协同工作,迅速、镇静地对伤员进行详细检查,并根据伤情作出是否向专职医生求救的决定。在对伤员进行检查时,当发现是大出血、严重休克、呼吸和心跳骤停等伤情时要立即施行急救直到医生到达。如非常严重伤情,待详查结束后,根据伤员伤情进行止血、包扎及固定,然后送到医院。
对伤病人员进行初步和全身检查保安员赶到现场后,首先要迅速、镇静地对伤病者进行详细的检查,对其伤病种类程度作出判断。初步检查的要点:一是观察伤员的呼吸、出血、瞳孔、肤色、分泌物、外观等状况;二是触摸伤员的脉搏、体温、疼痛反应、肿胀、皮肤湿冷或干燥等状况;三是和伤员交谈,判断伤员的意识状况、询问伤员意外伤害发生的过程疾病史、姓名、电话、地址、活动能力、疼痛感觉等。在初步检查之后,如果现场情况允许,认为确有必要时,应当对伤者进行全身检查。检查的顺序是头、颈、胸、腹、背、骨盆、四肢。全身检查的要点:
一、头部。一是检查头皮有无肿淤、出血、畸形或凹陷;二是检查眼睛有无异物或损伤,瞳孔对光线的反应是否正常;三是检查耳朵及鼻孔有无渗液或渗血,耳后有无积血;四是检查口腔内是否有伤口、异物、松落牙齿或假牙。
二、颈部。有无肿胀、畸形及出血。
三、胸部。检查有无骨折及出血;观察两边胸部起伏是否平均。
四、腹部。按压腹部有无感到硬实或伤者感到剧痛。
五、背部。用手感觉背部有无肿胀及畸形。如果前部无严重骨折,可转侧检查背部有无其他伤害。
六、骨盆。轻压两边骨盆,检查有无骨折,膀胱是否胀满。
七、肢体。一是检查有无出血或骨折;二是皮肤感觉有无丧失或刺痛;三是检查远端血循环。
全身检查的步骤:
第一,轻摇伤病者的肩膀并呼唤,试验他的反应;有反应,即代表仍有心跳和呼吸。如伤病者是俯卧的,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将其转为侧卧,方便检查。
第二,畅通气道可以用仰头抬颈法,防止舌头倒后影响呼吸;如果怀疑脊椎骨折,应马上用仰头举颌法,以免因抬颈而移动脊椎骨折处。
第三,检查呼吸。利用视、听、感觉的方法3—5秒检查伤病者是否仍有呼吸,如果有呼吸会看到胸部上下运动,急救人员将耳部和脸颊靠近伤病者口鼻,可以听到、感觉到有呼气。如果伤病者呼吸微弱或呼吸停止,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
第四,检查脉搏。用手指按压伤病者的颈动脉5~10秒,以确定有无心跳;如果没有感受到脉搏,意味着心跳可能停止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。第五,控制严重出血。如果发现有大量出血的伤口,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。
对创伤、伤员进行分类
创伤是人体体表或体内组织器官受损的现象。创伤主要是由外边造成的,包括机械、枪弹等。按伤情可分为两种:一是闭合性创伤。皮肤外表完整而下层组织受到损伤,如挫伤。二是开放性创伤。皮肤及下层的组织均受到创伤,并有创口,如切割伤、撕裂伤、穿刺伤等。按创伤的合并损伤可分为三种:一是出血。根据血流速度及颜色的不同,可分为动脉出血、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。动脉出血似“喷泉”,血色鲜红,并与脉搏节律合拍喷涌而出;静脉出血时,血液由伤口不停地流出,颜色呈暗红;毛细血管出血,血流缓慢,能自动止血。二是组织损伤。创伤的同时可以伤及血管、神经、肌肉、骨骼等。三是感染。由于损伤加之其他因素条件的影响,可引起发炎、化脓、组织坏死、败血症、破伤风等。
根据伤情,伤势轻重程度,对伤员可分为三类:一是危重伤员,身体各部位大出血、内出血、中度脑外伤引起的深昏迷、严重休克、呼吸和心跳骤停等。二是重伤员,有脊椎和开放性骨折、内脏损伤、大面积烧伤、严重挤压等。三是轻伤员。仅有局部组织的擦伤、挫伤或皮下血肿等轻微损伤。
检查伤势的要点
对现场伤员进行检查时,无论是什么创伤都不能只看局部而忽视全身情况的检查,特别是要注意是否有复合伤口存在。要学会简单、快速地检查伤者的伤势,检查的主要项目是:
第一,心跳(脉搏)。快、细而无力的多见于严重创伤、大量失血的人。
第二,呼吸。快、浅而不规则,多见于危重伤员。如果呼吸变得缓慢、不规则,伤员可能濒临死亡。
第三,瞳孔。脑部受到严重伤害的人,两瞳孔大小不等。如果瞳孔散大、固定、对光反应消失,则可能处于临死状态。因此,检查伤势时,要把握死亡的三大特征:心跳、呼吸停止、瞳孔散大而固定,依次作出初步判断。